海油工程获31家机构调研:公司不会直接以总包身份等继续做BOT模式但会探讨与国内其他机构、内部FPSO运行方面及金融单位的合作模式等待P86后续确定目前方案正在准备中(附调研问答)
海油工程600583)9月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9月4日接受3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总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合同在9月中下旬正式签署,生效日期在10月,工程周期两个包分别是69个月和66个月,工作内容包括60多个结构物和40余条管缆铺设以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从2026年开始带来收入贡献,今年公司的中东战略走出了坚实的步伐,后续也有新的项目在投标过程中,今年海外市场承揽额将创公司新的历史记录。项目收益方面,公司不太方便透露具体毛利率情况,卡塔尔业主明确要求不对外披露合同细节等,肯定的是没有国内公司和海工进行项目竞争。后续卡塔尔还会有类似项目招标,海工也会积极参与,披露价格等信息也会影响后续招投标,请投资者理解。
答:主要是国内一些项目照受到了军事方面的影响,公司判断,8月开始建造工作量有所恢复,9-10月开始海上安装进入增长阶段,目前部分项目的组块导管架已建造完成并存放于场地,待相关条件允许后即可进行安装,项目将延后执行。但上半年失去的时间没办法全部补回来,今年收入可能会比年初公司预计的目标低一点,公司将全年收入目标从“较去年适度增长”向下修正为“与去年总体持平”。
问: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已经达到16个点以上,是高价值合同进入执行周期还是降本增效的影响,后续趋势如何展望?
答: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降本提质增效工作,今年价值管理和降本增效进入到了3.0阶段,公司也构建了一体化链式降本模式,推动降本增效向业务前端延伸。另一方面,因为公司项目陆续进入了完工交付阶段,公司在收入方面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变更收入在前期执行过程中未充分释放。公司希望不断降本增效提升毛利率,以及海外高单价合同给公司持续贡献。从过去发展看,国内的业务还是基本盘,超预期的部分还是来自于海外。海外签的合同建造单吨单价约是国内的1.5倍以上,安装约是2到3倍,为提升盈利能力提供较好条件。希望通过海外订单规模扩大结合自身项目管理能力和价值管理能力提升,持续贡献盈利能力。
答:海底采油树研发按正常进度推进,目前全力跟踪海油内部项目(包括开平油田),争取在新项目中投入应用。目前计划明年开始贡献相关收入,但主要取决于首个项目海试及业主的整体工程进度。
答:上半年围绕浮式和水下两条产业链推进研发,研发经费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希望通过技术研发成果在国内外项目上陆续转化为公司的收入和价值贡献。
问:若巴西P86项目模式从EPC转变为BOT,公司是否会参与?将以何种形式参与?
答:公司不会直接以总包身份等继续做BOT模式,但会探讨与国内其他机构、内部FPSO运行方面机构及金融单位的合作模式,等待P86后续确定模式,目前方案正在准备中。
答:沙特子公司亏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承担了市场开拓、供应链建设、运行维护保障基地(含仓储)等战略相关成本;二是沙特合同按业主要求分为国内和国际两部分,存在结构性划分。公司正考虑沙特公司整体定位并采取措施,判断下半年情况会好转。
答:去年公司一次性获得三年消费税退税,今年起将按上游油田开发实际情况每年推进。今年的退税贡献预计在三季度体现,政策无重大变化。
问:除卡塔尔项目外,公司在中东还有哪些跟进项目?今年海外订单预期规模如何?欧洲海上风电项目有何进展?
答:南美因为P86项目推迟受到比较大影响。中东地区超预期,除卡塔尔NFE项目(类似BH项目)外,还在同步跟进阿布扎比阿联酋项目、沙特阿美项目及东南亚项目;今年上半年新签项目呈现多点开花,不仅是中东业主公司还有国际石油公司业主对海油工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欧洲海上风电项目目前无具体进展披露。
问:目前公司现金流充足,PB看市值被深度低估,管理层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是否有考虑市值管理、估值提升的一些措施?
答: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市值:大股东已于四月份发布增持措施并按计划推进;当前重点放在提升内在价值、维持或提高股东分红及股息水平。关于回购,公司一直在研究,目前尚无太多可披露信息。
答:公司分红指引在执行中近两年实际数据远高于规划指引,未来将根据整体情况,维持提升股息率、提高分红比例的方向和原则不变。
答:原材料价格下跌对公司有利,是上半年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变动成本的降幅远超收入变动幅度;



